不同种植方式的农田水分利用及产量形成机制研究

不同种植方式的农田水分利用及产量形成机制研究

作者:师大云端图书馆 时间:2016-01-06 分类:参考文献 喜欢:2516
师大云端图书馆

【摘要】试验于2011-2012、2012-2013冬小麦生长季节和2011、2012、2013夏玉米生长季节,在山东农业大学农学实验站(36°09′N,117°09′E)进行。冬小麦(济麦22)试验采用裂区设计,水分条件分别为0、90和180mm,灌溉时期分别为拔节(GS34)、抽穗(GS48)和灌浆期(GS70),种植方式分别为单-单(SS)、大小行(WN)、单-双(SD)、双-双(DD);冬小麦在水分池进行,小区面积为3m×3m,种植密度为200×104/hm2。夏玉米(鲁玉14)试验采用完全随机设计,5种株行距分别为:40cm×40cm(RS40)、32cm×50cm(RS50)、27cm×60cm(RS60)、23cm×70cm(RS70)和20cm×80cm(RS80);夏玉米在大田进行,小区面积为4m×4m。播种密度为62500株/hm2。上述试验均为3次重复。本试验通过种植方式和灌溉(雨养)构建不同农田小生境,测定作物群体变化、产量构成因素、农田小气候、土壤水分特征、植株水信号等,分析不同农田小生境下土壤水分特征与作物水信号、作物生长与农田小气候的关系,明确作物植株水信号对不同种植方式与灌溉(雨养)的响应特点,深化对作物群体水分利用过程的认识,为复杂农田生境的水分利用与产量形成机制提供必要的理论参数。1冬小麦部分1.1冬小麦农田小生境变化土壤温度的日变化与空气温度日变化规律一致,但有一定的滞后效应。在0、90、180mm条件下土壤日均温度分别是20.7、19.7、19.4℃,90mm处理比0mm处理和180mm处理比90mm处理分别低6.8%和4.1%。土壤温度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SD和DD种植方式有利于降低土壤温度。不同种植方式蒸发强度平均值顺序为SS>WN>SD>DD,表明土壤温度较高的蒸发强度大。随灌溉量增加相对湿度有提高趋势。随生育进程推进PAR截获率下降,GS39、GS49、GS71的PAR截获率分别为89.8%、87.4%、81.8%,GS71明显低于GS39和GS49。0、90、180mm条件下的PAR截获率分别为70.6%、79.2%、82.3%,SD和DD在光能截获方面表现一定的优势。1.2冬小麦水信号变化冬小麦生长季节,0、90、180mm处理的水势均值分别为-1.58、-1.50、-1.46MPa,水势随灌水量增加而增加。SS、WN、SD和DD种植方式的水势均值分别是-1.55、-1.52、-1.53和-1.49MPa,表明DD能提高冬小麦水势。水势一天中的日均值与时间呈负相关,且随生育进程推进有下降趋势。SS的渗透势最低,为-1.52MPa。叶片相对含水量与生育阶段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r=-0.9926(P=0.0008)。0、90、180mm处理的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土壤含水量分别是84.8%、85.7%、86.3%和22.5%、25.2%、29.0%,随灌溉量增加而提高;ABA含量分别是24.0、23.9、23.7ng/g;SS、WN、SD、DD的ABA含量和土壤含水量分别为25.3、24.6、23.0、22.4ng/g和22.9%、23.2%、23.1%、23.4%。表明灌溉和DD种植方式可提高土壤含水量、降低ABA含量,减轻水分胁迫。1.3冬小麦生长发育及光合特性0、90、180mm处理干物质增长速率均值分别为19.5、22.4、23.1g/d/m2,根系密度分别为8.7×10-3、9.3×10-3、8.7×10-3,Pn分别为17.6、21.5、23.1μmolCO2/m2/s,CCI、Fv/Fm分别为39.5、39.3、38.5,0.796、0.797、0.802;SS、WN、SD、DD的根系密度和鲜根干重分别为8.3×10-3、8.2×10-3、8.8×10-3、10.3×10-3和1.085、1.114、1.320、1.455mg/cm3,CCI分别为38.4、39.6、39.1、39.2。SD和DD的LAI均值比SS和WN高11.8%。灌溉处理间的Pn变异系数(C·V)为14.2%,种植方式间的变异系数为3.6%,水分条件对Pn的影响程度高于种植方式;灌溉可以提高LAI、Pn、Fv/Fm,但CCI降低。结果表明,SD和DD可以提高CCI、促进根系生长。1.4冬小麦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土壤贮水量与生育进程呈显著负线性相关(P<0.05)。0、90、180mm处理的土壤贮水量分别为288.2、296.8、314.9mm,种植方式间无显著差异。0、90、180mm处理,蒸散量分别为335、418、475mm,产量分别为617、766、791g/m2,WUE分别为1.92、1.88、1.68g/m2/mm,RUE分别为0.83%、1.01%、1.07%;SS、WN、SD、DD蒸散量分别为397、421、404、415mm,产量分别为694、708、745、751g/m2,WUE分别为1.83、1.72、1.90、1.86g/m2/mm,RUE分别为0.92%、0.95%、0.99%、1.01%;不同种植方式的产量与蒸散量均符合一元二次回归关系,达显著相关(P<0.01)。灌溉显著增加了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和干物质重;DD的单位面积穗数显著高于SS(P<0.05),WN和SD高于SS;DD和SD的穗粒数显著高于SS;SS、WN、SD、DD的干物质重依次提高,SD和DD显著高于SS(P<0.05)。灌溉后或SD和DD种植方式能提高株高、穗长和小穗数,降低不孕小穗数,灌溉显著增加蒸散量和降低WUE、提高产量和RUE。1.5冬小麦产量与水信号及光合指标的关系0mm条件下,ABA含量与产量呈负相关,蒸发强度与产量呈显著负相关,其它水信号指标与产量均呈正相关。90mm条件下,土壤含水量与水势呈极显著正相关,水势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ABA含量与产量负相关性达显著水平(P<0.05)。180mm条件下,各因素间相关性规律不明显。0mm条件下,温度较高可能抑制冬小麦产量,其它光合特性指标与产量均呈正相关。90mm条件下,产量与Fv/Fm呈负相关性。180mm条件下,产量与LAI、鲜根干重呈极显著正相关。随灌溉量增加产量与根系生长状况相关性越显著,与LAI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与Pn、CCI相关性逐步下降。因此,产量变化是通过多指标(水信号和光合特性)共同表现的。2夏玉米部分2.1夏玉米农田生境变化土壤温度随生育阶段推进逐步下降,与大气温度变化一致。RS40、RS50、RS60、RS70、RS80,0-15cm土壤温度分别为24.7、25.1、25.2、25.3、25.3℃。PAR截获率,V6阶段最低,R0-R3阶段较高,R4阶段明显下降;R0-R4的PAR总截获率为84.1%,上层(>100cm)为66.6%,下层(0-100cm)为17.6%,上层占比为79.1%;总截获率较高、特别是上层(>100cm)占总截获率较高,有利于产量形成。RS40、RS50、RS60、RS70、RS80的PAR截获率分别为85.6%、86.0%、85.1%、83.3%、80.8%,表明随行距加大光浪费现象严重。2.2夏玉米生长发育及光合特性V6-R4阶段,RS40、RS50、RS60、RS70、RS80的Pn和CCI分别为29.9、31.0、32.1、31.3、28.8μmolCO2/m2/s和43.0、44.4、41.9、41.7、41.0。Fv/Fm顺序为RS40=RS50>RS60>RS70>RS80,RS40和RS50的Fv/Fm均值比RS70和RS80的均值高1.3%。过宽行距(RS80)或降雨较少都会降低LAI。RS40、RS50、RS60处理更有利于干物质积累。RS40、RS50、RS60、RS70、RS80的根系密度2年均值分别为11.7、11.9、13.2、11.5、10.5×10-3,RS60比RS80高25.7%。2.3夏玉米水分指标变化RS40、RS50、RS60、RS70、RS80处理的水势均值分别为-1.36、-1.39、-1.42、-1.50、-1.49MPa,RS40和RS50的均值比RS70和RS80的均值高8.8%,相对窄行距处理有利于提高水势。行距对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土壤含水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土壤贮水量与生育阶段呈现显著的回归关系,回归方程为y=-11.682×2+72.971x+241.03,R2=0.4798(P=0.009)。2.4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与产量构成RS40、RS50、RS60、RS70、RS80的WUE和RUE分别为24.2、24.8、23.2、22.0、21.6kg/ha/mm和1.68%、1.67%、1.54%、1.56%、1.56%,RS40和RS50的WUE显著高于其它处理,RS50的RUE显著高于RS80(P<0.05)。行距处理对单粒重没有显著影响,RS40、RS50处理的单株粒数显著高于RS80处理,均值比RS70和RS80处理的均值高9.6%,产量顺序为RS50>RS40>RS60>RS70>RS80,因此,单株粒数是提高产量的关键因素。RS60处理的干物质重显著低于RS40处理,但收获指数比RS80处理高7.1%,表明RS60处理有利于光合产物向籽粒分配。2.5夏玉米产量与水信号及光合指标的关系行距与产量有显著负相关、与水势有极显著负相关,随行距加大水势下降;土壤水分蒸散量与土壤含水量有显著正相关,表明土壤含水量增加提高了蒸散量;产量与相对含水量、水势与相对含水量均呈正相关,表明较高的水势和土壤含水量有利于产量提高。行距与土壤温度呈正相关,与其它光合指标均呈负相关,土壤温度提高仅对Pn有促进作用,对其它光合指标及产量均为负面效应,综合改善CCI、LAI、Fv/Fm、Pn有利于提高产量。综上所述,行距布局科学可提高光截获和优化光分布,株间距合理有利于个体健壮和根系发育,地上与地下部分的协调促进群体生长,提高产量。结果表明,冬小麦0mm结合DD、90mm结合DD、SD,180mm结合SD,夏玉米RS50能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其水信号指标、光合特性指标变化,产量构成因素分析等均表明有利于产量、WUE、RUE提高,是较好的种植方式。
【作者】周勋波;
【导师】陈雨海;
【作者基本信息】山东农业大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2014,博士
【关键词】冬小麦;夏玉米;种植方式;水信号;光合特性;产量;

【参考文献】
[1]周建超.吊装工艺下钢管混凝土拱桥施工控制关键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2013,硕士.
[2]TsarandroZafiarisoaJudith.Trad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 and Madagascar[D].华中师范大学,国际关系,2014,硕士.
[3]李朝晖.香港和大陆房地产业政府管理与政策比较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2003,硕士.
[4]雷潇.论竞业禁止协议[D].南京大学,法律(专业学位),2012,硕士.
[5]李霁坤,张群,孟红蕊.基于B/S的物资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及应用[J].冶金自动化,2005,03:21-25.
[6]包东智.MPLSVPN技术及其发展[J].信息网络.2003(09)
[7]高永慧,张刚,汪津,姜文龙,高欣,薄报学.利用石墨烯掺杂在NPB中的OLED性能研究[J].光电子.激光,2014,06:1054-1057.
[8]崔永鹏.现代种田人信息素养现状调查与提升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2013,硕士.
[9]肖声.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烟雾检测算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2014,硕士.
[10]欧宇斌.深圳公路城市化监管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公共管理,2012,硕士.
[11]熊瑾瑜.网络文学用户之生活形态和阅读动机、消费意愿的关联性研究[D].厦门大学,传播学,2014,硕士.
[12]李一佳.移动端搜索结果页自动优化与优选方案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交通大学,2014.
[13]东野尚青.平安保险兰州分公司营销队伍管理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工商管理,2004,硕士.
[14]朱媛.专利陷阱的演进及类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技术经济及管理,2013,硕士.
[15]田流芳.基于中值滤波和小波变换的图像去噪算法研究[D].河北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2014,硕士.
[16]俞云良.折流式旋转床性能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2004,硕士.
[17]W·R·奥尔,W·C·蒙哥马利.组块地震系统[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76,S1:20-21.
[18]富月,柴天佑.具有未知动态的线性系统二人零和博弈问题在线学习方案[J].控制理论与应用,2015,02:.
[19]徐世六.真空微电子压力传感器的研究[D].重庆大学,仪器仪表工程,2003,硕士.
[20]张同.焦炭塔的安全性分析及寿命评价——焦炭塔的结构强度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动力机械及工程,2004,硕士.
[21]李峰.高性能碳/钛酸锂复合结构、材料及其储能应用[A].中国化工学会储能工程专业委员会(InstituteofEnergyStorageEngineeringoftheChemicalIndustryandEngineeringSocietyofChina).第一届全国储能科学与技术大会摘要集[C].中国化工学会储能工程专业委员会(InstituteofEnergyStorageEngineeringoftheChemicalIndustryandEngineeringSocietyofChina):,2014:1.
[22]周声.散杂居少数民族发展权保障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宪法与行政法学,2013,硕士.
[23]邱敏.基于动态故障树的列控系统风险分析与控制[D].西南交通大学,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2014,硕士.
[24]孟晓娇.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研究[D].黑龙江大学,情报学,2013,硕士.
[25]全湘.规划设计实施的遗憾[J].规划师.1995(04)
[26]穆星星.桡骨远端骨折AO分型的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D].云南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学位),2012,硕士.
[27]于俊超.工程纤维对混凝土徐变性能的影响[D].燕山大学,结构工程,2013,硕士.
[28]任晓艳.论小说的语言特点及其翻译[D].辽宁大学,俄语语言文学,2012,硕士.
[29]侯博亚.我国民营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的绩效及动因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企业管理,2012,硕士.
[30]李新德,董清泉,王丰羽,雒超民.一种基于马尔科夫链的冲突证据组合方法[J].自动化学报.
[31]吕维松,林彭年,彭炫.IFAC第四届采、选、冶自动化会议综述(上)[J].冶金自动化,1984,01:1-11.
[32]文彦莹.平衡计分卡在政府部门绩效评估中的应用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行政管理理论与实践,2013,硕士.
[33]王彩霞,乔颖,鲁宗相.考虑风电效益的风火互济系统旋转备用确定方式[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2,04:16-21.
[34]陈秀秀.近代安徽邮电事业研究[D].安徽大学,历史学,2013,硕士.
[35]雷得定.环保(E0/E1级)人造板生产的系统解决方案[J].林产工业.2006(02)
[36]袁洋波.级联型高压变频器核心控制芯片的研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2013,硕士.
[37]崔贵熙.我国农村住房抵押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法律,2013,硕士.
[38]王昊.美西律与伊布利特合用对犬左室楔形心肌块电生理特性的影响[D].第二军医大学,内科学(专业学位),2013,硕士.
[39]张亚杰.随机生产能力和需求环境下跨国公司生产分销计划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工业工程,2014,硕士.
[40]高延玲.网络数据库安全研究与应用[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2004,硕士.
[41]姚璐.《李白全集编年注释》研究[D].西北大学,中国古代文学,2014,硕士.
[42]盛珊.个人球型职业兴趣活动分量表(PGI-A)的初步修订[D].扬州大学,应用心理学,2011,硕士.
[43]李威.声誉对控股股东侵占行为的约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技术经济及管理,2014,硕士.
[44]肖钗.后林改时期林权纠纷治理对策的研究[D].浙江海洋学院,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学位),2014,硕士.
[45]张斌.应对公民微博参与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D].兰州大学,思想政治教育,2014,硕士.
[46]刘嘉勇,范瑞霞.试样热处理炉集散型计算机控制[J].冶金自动化,1995,04:47-48.
[47]石兆勇,陈应龙,刘润进,王维华.西双版纳地区龙脑香科植物AM真菌的初步研究[J].植物生态学报,2003,03:360-365.
[48]吴晓林.道义悖论中“应当”的意义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逻辑学,2014,硕士.
[49]梁北海.基于污点分析的Java Web程序脆弱性检测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2013,硕士.
[50]李小青.论我国地方军供保障机构的建设发展与职能转变[D].宁波大学,公共管理,2013,硕士.

相关推荐
更多